发布时间:2020-12-13 10:12:00
保罗·麦基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把3d打印列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变革的动力之一。所谓“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目前正在中国制造业慢慢发酵。
保罗·麦基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把3d打印列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变革的动力之一。所谓“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目前正在中国制造业慢慢发酵。
目前,国内3d打印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消费品和建筑领域。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3d打印机的装机容量约为400台。2010年以来,年增长率在70%左右,市场规模已超过1亿元。
尽管其颠覆还不为人所知,但中国制造业正在探索包括3d打印在内的“智能”制造之路。
保罗·麦基里认为,新的工业革命将是颠覆性的,就像纺织厂“淘汰”了手工编织技术,福特“t”汽车解雇了传统的手工铁匠。
与制造业传统的材料去除技术不同,3d打印遵循“加法原理”。打印时,首先使用相关软件将产品图纸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并上传到计算机上。在把相应的材料放好后,打印嘴会根据图像数据逐层打印,然后叠放在一起形成三维物体。
与传统的制造工艺相比,3d打印技术吸引人的优势是节省原材料和劳动力。由于采用了“增材制造技术”,其用料量仅为原来的1/3至1/2,但印刷速度却提高了4倍。同时节省了生产线和部分装配工序,降低了人工成本。
3d打印的早期创业者、杭州信息点技术的创始人茹方军说:目前3d打印的成本节约在精密技术上更为明显。例如,在涡轮叶片的制造中,传统的制造工艺必须在生产完成后组装各种零件,而3d打印可以一次完成,节约一道工序,节约资源和人工成本明显。
除了节省成本,3d打印技术还缩短了制造样品的生产时间。按3d打样工艺,打样周期可缩短约70%,按3d打样工艺可缩短打样周期50%。
深圳市大冶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廖乐忠在中国早期就尝试过3d打印制造技术,他也向笔者证实,用传统工艺研磨出50种产品的***个样品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但3d打印可以将时间缩短到3-5天。”
与可量化的成本优势相比,3d打印技术对于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
美国3d产业巨头、公司亚太区总经理乔纳森·贾格洛姆(jonathan jaglom)曾对《***财经日报》表示:理论上,只要电脑能设计出形状,3d打印机就可以打印出来。这意味着工业制造业的未来将更加富有想象力。
“过去,制造业企业总是通过在劳动力廉价的**建厂来控制成本;但劳动力成本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保罗·麦基里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需要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做准备——向产业链上游转移。
具体来说,新兴的数字制造业并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在车间进行集约化生产,这意味着廉价劳动力并不是一个特别显著的优势。中国的长期目标不能基于劳动力价格优势,而是需要利用3d打印等新技术来增强竞争力。
“任何技术创新都是设计创新的基础。”茹芳俊还认为,国外的设计优势在于结构创新,如镂空和无缝设计;3d打印技术使得许多不可能的设计成为可能。这对中国制造业和制造设计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