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4 10:12:00
原标题:夯实基础,加大学习力度,发展浙江省木版印刷技术的愿景
原标题:夯实基础,加大学习力度,发展浙江省木版印刷技术的愿景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选择了“木版印刷技术”作为培训方向。一方面,浙江特别是杭州是古代木版印刷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自隋唐以来,木版印刷技术传承了几千年,为中华乃至**文明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培训班学员在浙江汇集了三个印刷相关技术项目,包括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名录》的瑞安“木版活字印刷”、列入**遗产名录的杭州“木版印刷”和温州“蓝色剪贴画”。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三位传承人被安排在一起培养,因为印刷技术的传承在工艺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共性,能够产生良性的沟通和互动。在开幕式上,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部主任hu yan指出,培训班应有效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养、艺术基础、设计意识和传承能力,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和实用水平。有效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培训班召开了次班会,班主任讲解了已建立的教学框架、学习模式、教师队伍组成、出勤纪律等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聚新主持培训班开班讲座
培训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小健负责雕刻印刷技术课程。他给学生们讲授了始于明末的“雕刻和拱门技术”。“雕琢工艺”堪称雕琢印刷的巅峰黄老师说:“如果明年我们办一个班,我希望能教会学生木版印刷的“上下游”技巧,比如选纸和裱糊。”
学生参观刻印车间,黄小健老师讲解现场
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培训计划”。作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战略,研究培训计划致力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浙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龙头省份。有四所大学参与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研究和培训计划。2016年,我省率先启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