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4 09:52:00
原题:整合媒体报道让古代印刷“活起来”
原题:整合媒体报道让古代印刷“活起来”
直面热点,理性评论。这是印度一贯的风格。
本期《印刷界绅士》结合近期央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课上关于活字印刷传承的叙述,来看看在新媒体环境下,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手工雕刻印刷和活字印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数据印刷的需要。然而,传统印刷的精神文化内涵对当今时代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印刷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载体,见证了千年文脉的延续和传承,其工艺精神值得钦佩。木版印刷传承了几千年的重要史书。活字印刷在家谱生产中广泛应用。木版水印将彩绘技术融入到印刷中,实现了古画的逼真再现。古代传统手工印刷的文化内涵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关注越来越高,而古代的印刷品就像老酒一样,越细细品味,就越醇厚。在品味文化、回归经典之际,我们不会忘记传统印刷作为文化遗产载体的原创性和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盲目的排外。取而代之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选择,创新思路,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维,用古人的规则“打开自己的面纱”,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转型和创新发展。如今,全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媒体不仅关注当下,也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使得许多传统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逐渐为人所知。印刷的宣传不仅可以依靠媒体,还可以依靠目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如制作反映传统印刷元素的手袋、服装、首饰等。在传播传统印刷内容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精神文化内涵的发掘,避免重形式轻内涵。
任何技能的发展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千年文化老化的古代印刷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无数的印刷珍品。在1400多年的印刷历史中,许多印刷文化资源尚待发掘。如今,传统印刷逐渐被大众所理解。在宣传手段创新上,还需要继续挖掘几千年来优秀的印刷文化资源,把我们的印刷文化故事讲好,把新的手段和故事结合起来,为文化传承贡献一支新的力量。
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何看法?你期待着听到你专业的声音!
5月份以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新闻在印刷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时评》专版。我们期待您对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