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5 09:52:00
2017年5月,造纸行业仍沉浸在“崛起的声音”中。原材料和运费仍在上涨,环保压力没有减轻。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造纸企业纷纷提价。然而,这样一个纸业真的像我们看到的样子吗?
2017年5月,造纸行业仍沉浸在“崛起的声音”中。原材料和运费仍在上涨,环保压力没有减轻。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造纸企业纷纷提价。然而,这样一个纸业真的像我们看到的样子吗?
首先,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包装印刷行业其实不是个好日子。
对于印刷行业来说,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是重要的业务,而原材料和运费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恰恰让一些企业举步维艰。因此,印刷企业需要从其他方面入手,实现成本平衡。比如,企业整合、并购谋求多元化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战略。***,在政府政策的补贴下,印刷企业可能会与“成本抢劫”竞争。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原材料价格飞涨的情况下,晨鸣、阳光等造纸巨头一季度业绩亮丽。那么,被这样的“风景”笼罩的中小企业是否也跟着“鸡犬升天”?实际上不是。纸业的涨跌,虽然价格仍是热点,但从长远来看,对于整个纸业来说,可能还没有迎来好日子。
业内人士表示,在环保监管下,受损严重的是中小企业。运费和原材料的上涨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造纸企业也在不断进行重组和兼并。有限的行需要资金,重组也需要资金,所以资金匮乏的中小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在这种情况下,造纸行业的马太效应开始日益突出。大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资本,而中小企业只能徘徊在盈亏线之间。因此,造纸行业的两极分化趋势日益突出。
综上所述,在我们眼中,从风水中崛起的造纸工业并非“全景”。原材料的崛起并没有让所有的造纸企业齐头并进,包装印刷行业的困难也并非“令人费解”。物价上涨仍在继续,问题仍未解决。因此,加快“迎接挑战”的步伐,仍是造纸企业和印刷包装企业的一大命题。